2018上海自然教育论坛,现场记录 -3
2018年1月7日,魔都,雨。
顾洁燕老师在上海自然博物馆负责科普宣传工作,是一位从事多年科普宣传工作的业内精英。
这是顾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的,“观众学习和展览教育开发研究”的发言大纲。
顾洁燕老师说,“非常感谢组委会给我这个机会跟大家在这里交流,我讲的比较具体一点,跟前面三位嘉宾发言是极其相关的。在自然博物馆里面的学习跟我们在户外的基地或者在植物园,在学校里的学习是完全不一样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能看到在场景当中的学习不是连续性的,或者不是有明确的目标在里面,通常是偶然发生的,对于取得怎样的学习效果,我们的受众或者我们目标人群是可以有自主决定权的,是可以选择的。”
“观众是怎样进行学习的——在一个博物馆里面,是通过参观我们的展览,通过跟其他人的一些交流,包括参加博物馆给他们提供的一些课程和活动来进行学习的。在学习过程当中,我们也会有一些困惑,我们所提供的展览是不是吸引他们,那么他们参观这个展览的时候,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些什么规律,我们怎么知道他们的学习效果?可以做些什么来提高学习效果,怎样改进展览展品,以及策划什么样的教育项目让他们更深度地参与到展览当中来。”
“这里提出来的是对展览的评估,这个方法也可以用于各种各样的教育项目,基于我们向国外同行学习基础之上的一个探索,是不是一定能够推而广知,一定有效或者非常全面呢,不一定!只是把我们这个项目推广出来,我们会跟踪观众的行为,记录他们的对话,想办法了解他们脑海中到底想些什么。了解的时候会记录他们的参观时长、动作、肢体表情等等,对话也会有不同人群之间对话的频次,具体讲的内容,跟谁在交流等等。想什么主要是对于展览的评价,或者对他们访谈之后,知道他们会联想到什么。”
“这是我们的一个案例,这里给出的平面图是照片,是自然博物馆的一个展厅,大概有20几平米,里面有7个展项。”
“在这样一个展厅当中,我们跟踪观众整个参观路线,跟踪他们,记录他们的一些行为,我们在几个月中跟踪了63个样本。在观众离开博物馆以后大概两到三个月又对他们进行了回访。我们把这些人群根据实际年龄段以及群体关系分为六种类型来进行分析。”
“采用的分析方法是美国的一些学者分析方法,包括他们对成功展览的定义以及他们对于对话的分类方法,以及对于一些科学教育项目的效果到底从哪些维度去进行评价。”
“具体调查结果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观众勤奋度、行为特点、对话分析、回访。”
“从参观时长的角度来说,六类人群因为有亲子家庭,亲子家庭又分为低幼孩子的家庭以及小学、初中、高中的家庭,青年伙伴一起来的,以及个人来的或是其他一些学生群体等等。在他们参观时长以及他们在不同展项之间停留的时间长短都有明显的差异,我们在与教育系统开会的时候一直拿学生团体的数据来讨论,上图中最短的柱子是学生团体的,呼啦啦一片来了就像春秋游一样然后就走了,停留的次数非常少。”
“有效观众比是美国专家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如果说展览当中有20个项目,如果有观众可以参观51%以上的项目也就是参观11个项目就可以算作是有效或者是成功的展览。我们统计了我们这个展览当中观众的比例,都在60%、70%,甚至有90%以上的数据,从这个指标来看是可以的。”
“展品的吸引力可以看到不同的展品对于观众,包括对不同类型人群的吸引力是不一样的。从他们的行为角度来看,把观众行为分为观众与展品、观众与观众之间以及其他行为,并对这些行为进行了二级分类的定义。比如说什么叫游览展品、什么叫观察展品、什么叫看图文、什么叫读图文等。”
“在所有的数据中最左边的‘浏览展品’是最多的,然后是‘察看展品’以及‘对话’,这是现场实际的情况。浏览的概念定为在一个项目前停留三秒钟以下,察看的话要三秒钟以上。”
“再看他们的‘对话’,我们采用美国学者的分类方法把‘对话’分为知觉、情感、策略、联系、概念等五类。数字最高的是知觉类型的对话,其他几种对话都是非常少的。那么知觉类型对话是什么概念呢,比如说,这个恐龙很大,那个蛇皮很黑,是最直观的感受,其他的情感、策略、联系,概念等类型的对话非常少。我们在座的有很多是搞自然教育或者本身就是老师或者是自然教育的爱好者,在这里我就不展开联系和概念类型的对话到底是什么了,它们都是代表深度学习的一种对话。”
“并不是说所有人在现场都会去对话,只是少部分人,最多的是‘浏览展品’这部分人群,对话是在第二和第三类行为当中的,但对话确确实实会反映他们一定的心理活动,或者他们对这个展览,对这个项目的感知度。”
“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同类型观众的对话频率也是不一样的,亲子家庭是对话频率最多的,学生团体是最最少的,不同的人群是不一样的。在不同展项前的对话也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展品、不同的开发设计,我们展品的策划思路会不一样,表现出来的也是不一样的。”
“三个月以后回访,我们问观众 ‘现场的展品中,你还记得什么?’大家还记得最多的是一个‘千足百喙’的展品。”
“这个项目是比较抽象的,我们把鸟的足和喙用了一些模型在现场做了对比展示,这个是进行了重新解构后的一个展览,并不是把鸟的标本放在现场让大家去看的一个项目。”
“这个项目给大家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同时也让我们反思什么样的展品可能给大家留下最深的印象,包括哪些人记得最多。这张图可以看到亲子家庭是记忆最多的,学生团体是最最少的,基本上没有记得什么,这个和前面分析的行为也是正相关的一些表现。”
“我们问他们 ‘参观展览后做了什么相关的事情?’ 有一些观众说我回家以后,特别到老家去看了小时候老家的那个燕子窝,这是因为展出现场有关于鸟巢的展览给他很大的触动。我们这个展览在知识、兴趣、态度、行为,特别在行为这个维度上给大家比较多一些的后续影响。”
“我们也在思考,因为我们是一个场馆,在开发展览的时候是不是需要同步去设定教育目标,在设定教育目标或者开发展览的时候,是不是还可以去对标。就像“2018上海自然教育论坛,现场记录 -1”裴老师也有讲过,国家有‘课标’或者国际上也有很多不同的做法。中外的一些标准的引入可以给我们很多借鉴参考的意义,这些对于我们在展示内容的选择,展品展项策划方面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参考依据。”
“包括我们怎么样对教育目标进行分解,一层一层的,从知识、兴趣、态度、行为、技能等等多个维度对目标进行分解,选择相应的策略去开发我们的展品。”
“包括我们在展示设计当中可以怎么样地去考虑观众,特别是目标观众的一些行为和习惯,结合诸多跨学科的包括人机科学等等这样方法,选择一些恰当组合的方式进行展览,这些都是我们要必须考虑的。”
“最后,我们怎么样遵循观众的学习习惯,根据他们的思维方式来组织我们的内容,也就是‘动线’的策划设计,在他们需要可能会有一点关联度的时候及时给到他们必要的信息,这个是我们在设计‘动线’这部分去考虑的。”
“那么我们的展览对于教育的考虑是什么呢,对于我们展馆来说是先有展览再有教育的。我们要考虑观众实际的习得,他学习的收获,跟原先教育目标之间的差异,找到差异或者不足以后再去开发我们的教育项目可能会更加有效。我们在关注各类人群的时候,特别是在博物馆里面学生团体是比较突出的,是需要我们值得重点去关注的人群,怎么样为他们提供一些必要有效的帮助来提升参观质量也是我们经常去思考的。”
“接下来我介绍下我们具体是怎么做的,在去年1月7日自然论坛上我完整地介绍了一下我们整个自然博物馆的教育规划体系是‘五位一体’的,展览教育、线上教育、拓展教育有很多内容,今天聚焦的不是这部分内容所以也就不展开了。”
“但是,其中有一个关注的点和今天我之前讲述的内容有关联,就是学校学生团体的部分怎么来做我来具体解释下。‘讲解导览’ 是博物馆,各个基地、植物园、动物园都会有的项目,根据课标分为小学、高中、初中等等,针对学龄前孩子也会有不同的讲解内容,包括展品辅导,学习单,馆本课程,线上课程、课题研究、科学诠释和针对教师的培训等等。”
“这里我举个具体例子就是‘馆本课程’的开发,这个是基于我们展览的。其实去过自然博物馆的观众都会知道我们馆里涵盖的内容是非常多的,但不可能把那么多东西都提供给学校。我们把学校课程标准分析了一下,根据我们上海这个地方在学校教育学习的情况,找到哪些结合点,利用我们常设展览的资源来开发相应的课程。”
“我们从2016年开始做馆校合作,现在跟上海16个区120多所学校正式签约了,培训了200名左右的博物老师了,开发了大概100门课程。这个开发思路是利用展览来做。”
“第一年做的时候,很多老师利用我们馆内的一个专门的教育活动区叫‘探索中心’,那个地方大概有100门1个半小时到2个小时左右的课程。但是那个地方场地空间都是有限的,所以在2017年做的时候是结合展览来做。而且,在2016年做的时候基本上跟学校是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结合的思路,但是跟基础型课程,比如说学校的科学、自然、生命科学等等课程的结合是比较少的,我们想怎么样更多地跟基础学科来结合。”
“具体做的时候我们把‘课标’拿出来,这是我们上海初中《生命科学》的‘课标’。国家2017年有一个小学的课程标准推出来,但上海的‘课标’还没改,上海还是2014年的标准。”
“在这里把初中《生命科学》的学校拿了几个区学业考试的成绩拿来进行分析,发现里面有一些薄弱的概念,迷思概念,这几个方面是比较弱的。”
“有一些在学校课堂里就可以解决,有一些问题可以博物馆方面做一些工作的。在博物馆可以做的部分,我们设计了两个大的学习任务和许多具体的小活动。这些小活动的设计都是基于我们已有的展览。”
“照片上所显示的,一个是非洲的展览,还有一个是讲青藏高原的展览,这是生物多样性两个完全不一样的生态系统。”
“因为这是和学校的基础课程相结合的一个课程,在来博物馆之前他们可以做些什么,在我们场馆内部可以做些什么,包括他们离开以后继续他们课程学习的时候会再做些什么,我们也做了相应的建议。”
“接下来PPT中所列举的都是具体这门课是怎么开发的,大概是一个半到两小时的课程。”
“第一个活动,比如说去让学生们去现场找两个食物链的关系,找食谱,这里面需要他们收集证据,需要他们去思考、去讨论。他们还要去验证一下他们的想法到底是不是准确的。通过这样一个项目设计,最后让他们通过这个进行推论,以及应用拓展他们通过这个课程所学到的概念拓展开去,做一个知识迁移,通过扩展应用以后是否可以验证他们所学的是否有效。”
“最后我们对这个项目做了分析,刚刚讲了两个探究任务,六个具体的小活动,我们跟博物馆旁边的一个中学进行了合作,老师带着他们的学生来用这样一个课程,不同任务完成度,有的是40%几,有的是30%几,不同难易程度对他们有不同的挑战。我们也做了前后的测量评估,测量是拿初中八年级学业考试中与我们刚刚分析过的相关题拿出来做了测量,在参加这个活动前和参加这个活动后做了一个前后对比,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到是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我们跟学校的老师一起讨论,我们怎么样可以针对这样一个学习过程,怎么样进行改进,有针对性地来提升。从这样的项目来说,无论是从学生、从老师还是从博物馆方面来说,基本上通过这个项目是三赢的方式。”
“这个项目有普遍的适用意义,初中八年级都可以使用。而且它还有不同的模块,两个探究,六个活动,以探究方式以学生为主的学习,不是老师单方面的去讲,教给他听。”
“通过上面两个部分的分享,我们作为提供自然教育或者学习的机构,特别是场馆,怎么样更多地关注一些科学的评估方法,去用一些科学的评估方法让观众受益这块到底体现了什么,他们的效果到底有没有做一些客观量化的评价。”
“我们刚刚讲到的第二个案例课程开发的思路,是引入了一个学校结构化的课程模式让学生更好地利用博物馆的资源,我们作为一个校外的场所,这种方式一定是唯一的吗?肯定不是唯一的,肯定还有其他更多的方法。”
“最近我在看一些东西,我们对学校的教学也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到底有结构化、有明确目标的课程方式项目方式,是不是能够保持住我们学生未来持续的关注度和兴趣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还有待进一步观瞻的。”
“抛出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希望大家共同来思考,谢谢!”
更多论坛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THE END
魔都行者
魔都中一个普普通通的摄影爱好者
请关注魔都行者
请和我一起在魔都游走
2018年公众号中上海植物园的相关链接